不銹鋼管經淬火和回火后的機械性能可以用硬度值來評價,但即使在淬火和回火后硬度相同的情況下,經淬火和回火后馬氏體組織超過90%的鋼,而淬火組織不完全的不銹鋼管,在馬氏體之間混有珠光體、貝氏體或鐵素體,即使抗拉強度相同,其屈服點、疲勞強度和沖擊韌性也會不同,當已知淬火冷卻速率與淬透性試驗(端淬法)樣品上淬火端的距離相對應時,不完全淬火的強度和韌性較差,例如,完全淬火所需的淬透性用理想臨界直徑(DI)表示,假設在不銹鋼管內部必須確保強度的重要位置,如果淬火冷卻速度等于端淬試樣的位置16,為了確保在淬火過程中獲得90%的馬氏體,所用不銹鋼管的理想臨界直徑不得小于290英寸為了獲得999%的馬氏體結構,所選不銹鋼管材料的di值必須至少為420英寸。列出了普通不銹鋼管的理想臨界直徑值不銹鋼管的淬透性不僅受冷卻介質的影響,還受零件形狀(方管、圓管、異形管等)的影響。例如,當齒輪在攪拌油中淬火時,齒面冷卻速率將根據齒輪的模數而變化對于淬火和回火處理后供應的不銹鋼管,早期損壞事故大多是由于不銹鋼材料選擇不當、淬火不完全以及未能滿足所需疲勞強度而造成的疲勞損壞